
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;晚风拂柳笛声残,夕阳山外山。
天之涯,地之角,知交半零落;人生难得是欢聚,唯有别离多。
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;问君此去几时还,来时莫徘徊。
天之涯,地之角,知交半零落,一壶浊酒尽余欢,今宵别梦寒。
这首《送别》是我小学就会吟唱的,并未特意背诵,但是每当声调一起,我就能随乐哼唱,它仿佛刻在我的记忆里,刻进我的心里……虽然对这首诗歌耳熟能详,但却从未探究过它是何人著于何时,某天一次部门会议,老总同我们提到李叔同,才知他正是这首诗歌的作者。写完《送别》的李叔同,三年后在杭州定慧寺正式出家,法号弘一,从此,再也未见尘世间的妻儿、家人……弘一法师圆寂前,其友赵宣堂问他:“似有所思?”“何所思?”弘一法师答道:“人间事,家中事。”数日后,弘一法师圆寂,留下四字:悲欣交集。
佛学造诣如弘一法师那么高的得道高僧都逃脱不了俗世间烦恼,都斩断不了人世间的“尘念”,就勿论我们这些俗世之人,纷纷扰扰、来来去去,皆为利来,亦为利去。也正是这点“尘念”,他懂得人间的一切悲欢、一切离合,所以他才更包容,更伟大,才得以用他的佛光永远照耀众生。
一如他这首传唱百年的《送别》。当我们潜意识里探求思索“人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?”“在人世间的意义?”的时候,我想在吟唱这首歌时,我们或多或少可以得到一些答案。有时候,这个答案是模糊抽象的,只是一片静默;有时候,这个答案是游移不定的,站在分岔路口,不知走向哪里;有时候,这个答案又是具体明了的,可以诉之于笔墨。
弘一法师的时代已离我们远去,然则,流逝的是时间、是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人和物,而留下不变的仍是人们内心深处的离思别愁。如今的我们,没有长亭,没有古道,只有重逢和离别;没有天涯,没有海角,只有相见和不见;没有天长,没有地久,只有今天和明天;一切理想和幻想;一切宏图和壮志;一切等待和坚守;一切爱恨和情仇;都结束于这纷纷扰扰尘世间的一场场意外、一件件祸事;每每想此,所有过往,都已释怀。
近两年,我们经历了许多,疫情、战争、地震、火山爆发、空难,以往只在电视新闻报道上才能看到的一切灾难,现在就发生在我们面前,我们都在亲身经历,这也许是我们80后生人经历有生以来灾难最多的时期了。我们不再有“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”那样既饱含凄凉又蕴含诗意的送别了,我们经历的送别就是那些在疫情、在战争、在地震、在火山爆发、在空难中不断增加的死亡人员数字,冷冰冰的,不带一丝人情的。
在微博上看到了一个网友的留言:“真正的别离没有桃花潭水,没有长亭古道,没有天涯海角,只不过在同样的洒满阳光的早上,有人留在了昨天。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,愿朝朝顺遂平安。”也许那些离开的人们,已经化作了风,融入了天空,已经变成了雨,浇灌着大地,已经再次与亲人,与爱人,与朋友……相遇!这世上再也没有长亭古道,没有离别,有的只有岁岁平安,平安顺遂!
相关新闻